东方明珠说明文100字(2023 上小学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卷二)

2023 上【小学】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卷(二)

第 1 页 共 28 页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方可答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答题

23 上【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教育代表一定社会

的要求, 1919 年中国在巴黎和社会上外交失败后,爆发了以北京青年学生为主

体的五四爱国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这体现了教育能( )。

A.促进个体创造能力的发展

B.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C.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D.促进个体差异的社会发展

2.义务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 )。

A.全面性

B.全体性

C.强制性

D.基础性

3.某小学班主任给学生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五一”劳动节期间

学洗衣服、做饭,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这位教师采取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榜样示范法

D.自我修养指导法

4.课外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课外活动的目的,从现有设备条件,辅导教师的特

点,能力及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确定的。这说明课外活动具有( )的特点。

第 2 页 共 28 页

A.广泛性

B.灵活性

C.自愿性

D.自主性

5.某教研员和一位语文老师就林海音的《夕阳·童年·骆驼队》一文的教学进行

了争论。教研员认为重点应该教学生写作的方法,语文老师认为重点应该引导学

生体会文中氤氲的情感。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6.教务处的老师在新学期的前两周都会上课时从后门进入,坐在后排,记录同学

们的课堂发言情况和老师的互动情况。以便了解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式的偏好和

对不同课程的喜爱程度,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现场实验法

B.观察法

C.抽样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7.异物入眼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①用力眨眼,利用泪水将异物排出

②用手或手帕揉擦掉异物

③用温水或蒸馏水冲洗眼睛

④翻开眼睑找到异物后用干净的棉签擦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目标的主观判断,其最为

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

第 3 页 共 28 页

A.个人自身的成败经验

B.个人获得的替代经验

C.个人体验的情绪唤醒

D.他人的言语行为暗示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对个体而言,其

发展的顺序是( )。

A.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C.生物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D.生物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

10.( )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不想记得,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

外, 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形象。

A.干扰说

B.同化说

C.动机说

D.痕迹衰退说

11.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掌握、了解应用题的步骤和策略。根据加涅的学习结

果分类,这属于(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运动技能

12.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 )学习理论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认识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3.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 )。

第 4 页 共 28 页

A.学生

B.教学过程

C.教材

D.教师

14.第一个进入人的视野的真正课程问题,是( )由于 1859 年提出的“什么知

识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是课程问题明确化的开端。

A.斯宾塞

B.古德莱德

C.博比特

D.泰勒

15.杨老师讲述《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他希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

会 11 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学会规范书写“棚、驼、

磨、坊、趟、筋、试”这 7 个生字这属于三维课程目标中的( )什么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能力与行为

16.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

程被称为 ( )。

A.融合课程

B.相关课程

C.广域课程

D.核心课程

17.科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分小组观察自己养的蚕宝宝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并

在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谈话法和参观法

B.演示法和讨论法

C.讲授法和讨论法

D.演示法和讲授法

第 5 页 共 28 页

18.一位教师为学生设定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目标,其中一条是“使用普

通话朗读,不读错别字”这属于( )。

A.普遍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行为性目标

19.张老师反对一味赶教学进度、搞突击的做法,避免学生吃不消、化不了的问

题,认为只有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夯实学业基础,学生的学习效果才可能

持续性地得到提高。这反映了教学原则中的( )。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B.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C.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D.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20.李老师组织学生到陶艺店参观,并请工人师傅为学生讲解陶艺制作的具体流

程,李老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学

B.分组教学

C.个别指导

D.现场教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22.简述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第 6 页 共 28 页

23.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24.材料:

课间活动时间,班上一群精力旺盛的男孩子在教室里“抓紧时间”玩着篮球,蒋

老师带着教具刚走到教室门口,从教室里飞出的篮球正好从蒋老师头上擦过,同

学们一下子惊呆了,心想:这下可闯了大祸!可是出乎大家意料地,蒋老师并没

有斥责玩球的同学,而是从容地回过身,捡起篮球。微笑着走上讲台,说:“好

厉害的一球,投个正着,得分!不过要想练好投篮功夫,还是到操场上练吧。如

果以后还有人在教室里玩球,我就会出示红牌,将他罚出教室!”听了蒋老师的

话,玩球的同学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其他同学也会意地笑了。紧张的气氛一下

得到了缓和。同学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始上课了。

问题:

(1)请评析蒋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行为。(12 分)

(2)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注意哪些方面?(8 分)

第 7 页 共 28 页

25.材料:

材料一

在某校举办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中,一位资深班主任向新教师传授这样的班主任兵

法,要做好班主任首先得掌握学生的情况,知道他们想什么,做什么,在学生中

适当安排几个耳目是掌握学情的好办法。据悉,该校有不少青年教师十分佩服这

位班主任的经验,对他的这些高招深信不疑,纷纷打算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加以

实施。

材料二

和谐的班级管理就是以人文精神作为支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学

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为核心,给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尊重人的权利,发

展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在优越宽松的环境

中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成功平台,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问题:

(1)材料一中这位资深班主任的做法,会使班级管理产生怎样的危机?(10 分)

(2)结合实际,谈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实施时分别需

要注意什么?(10 分)

第 8 页 共 28 页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 6 小题,任选 1 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一小题计分,

共 40 分。考生可根据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 为中文与社会,27 为数学

与科学,28 为英语,29 为音乐,30 为体育,31 为美术)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

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

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

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

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

中的仙境。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10 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

第 9 页 共 28 页

27.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

落实“四基”。(8 分)

(2)若指导六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2 分)

第 10 页 共 28 页

28.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指出上述材料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0 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阅读课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

第 11 页 共 28 页

29.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10 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设计节奏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

第 12 页 共 28 页

第 13 页 共 28 页

第 14 页 共 28 页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23 上【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卷(二)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1)为政治经

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2)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

济。(3)促进政治民主。题干所述的五四爱国运动,是宣传爱国思想、形成舆

论的现实力量。故本题选 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

性。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义务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它

指义务教育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推行和实施。故本题选 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包括:陶冶教育法、实际锻

炼法、榜样示范法、自我修养指导法、说服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其中实际锻炼

法是有目的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包括练习、

委托任务、组织活动等)。 从题干可知,班主任通过布置家庭作业,促使学生

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劳动素养,属于实际锻炼法。故本题选 B。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的特点包括自愿性、灵活性、实践

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其中,自愿性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知识

水平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题干所述为灵活性的概念。自主性是指课外活动可以

由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和动手操作。故本题选 B。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研员与语文教师的争论反映了“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体现的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特点。故本题选 D。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

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

第 15 页 共 28 页

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题干中教务处老师通过直接观察学生

的情况来了解学生。故本题选 B。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异物入眼的处理措施。异物入眼时,提醒学前儿童闭眼,切不

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保教人员应清洁双手,方可为儿童处理。沙粒粘在

眼结膜表面时,可用干净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拭去;若嵌入眼睑结膜囊内,

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拭去。若无法取出,应立即去医院就诊。②的做法是不正确

的。故本题选 C。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要受到多种

因素的制约,包括: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

等。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

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过,成败经验对

自我效能的影响还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故本题选 A。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

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故本题选 A。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压抑动机说。遗忘的压抑动机说指人为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或内

心冲突而遗忘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现象。这种遗忘常由一定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

机所致,是个体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题干中太痛苦的事物被压抑到了意识

之外,这是压抑动机说的观点。故本题选 C。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加涅的学习分类。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分别为

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态度的

学习。其中智慧技能的学习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

息,又称过程知识。按学习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不同复杂程度智慧技能

的学习又依次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题干的掌握

应用题的步骤和策略,属于规则的运用,属于智慧技能。故本题选 B。

第 16 页 共 28 页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

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

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家强调

人都有自发追求满足高级的需要和动机,如友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倾向,即

人的价值的实现或人性的自我实现”。题干描述符合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故本

题选 D。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资源。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基础而特殊的课程资源;教师

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故本题选 D。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斯宾塞的知识。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

育家斯宾塞(1820—1903)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

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故本题选 A。

15.【答案】A

【解析】本考查的是三维目标。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是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往往体现在学会书写字词,掌握文章大意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学生提高学生的某种能力,比如通过小组学习,提

高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题干中教师希望学生掌

握生字词,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故本题选 A。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怀特海提出的综合课程。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可以分为

以下几种:一是相关课程,就是保留原来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

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

二是融合课程,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

选择对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如把动物学、生理学、植物学

第 17 页 共 28 页

等融合为生物学。三是广域课程,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

合性课程。如社会研究课包括了历史、地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内

容。四是核心课程,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内容,又被称为

问题中心课程。故本题选 D。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

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题干中的老师让学生观察蚕宝宝体现了演示法的实物直观,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

识的方法。老师让全班学生交流成果体现了讨论法。故本题选 B。

1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目标取向的类型。行为取向性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

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

生的行为变化。是学习前事先规定的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行为目标的特点是:

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适合技能课和训练课。题干描述的“使用普

通话朗读,不读错别字”属于行为取向性目标。故本题选 D。

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中小学常见的教学原则有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等。其中循序渐进原则也叫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

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

维能力。题干中张老师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学习

的逻辑性,符合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故本题选 D。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现场教学,也称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

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进行实地考察,使

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来获得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

法。题干中老师带领学生去陶艺店参观属于现场教学,故本题选 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第 18 页 共 28 页

21.【参考答案】

(1)操作的定向阶段。

(2)操作的模仿阶段。

(3)操作的整合阶段。

(4)操作的熟练阶段。

22.【参考答案】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3)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3.【参考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如下特性:

(1)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

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

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

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

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

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

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5)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

决定的。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24.【参考答案】

(1)蒋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①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

第 19 页 共 28 页

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

解决问题的能力。题中蒋老师发现学生在教室玩球,还差点被球砸到,他没有批

评学生而是夸赞好球,并指出再有人在教室里玩球,就会将他罚出教室。做到了

掌握分寸、对症下药,既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又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提出了要求。

②符合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蒋老师没有批评学生教师玩

球的错误行为,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再在教室里玩

球就罚出教室。

③符合师德中关爱学生的要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紧张的气氛一下

得到了缓和。同学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始上课了。”体现了此点。

(2)偶发事件处理的原则:教育性、客观性、有效性、可接受性、冷处理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注意:①迅速作出判断,果断控制事态。②宽容有耐心,

善于控制情绪。

③机敏而又灵活,适当留有余地。④语言清晰而连贯,善于转移学生注意力。⑤

思维敏捷,善于应变与解决疑难问题。

25.【参考答案】

(1)材料一中班主任的管理班级方式产生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①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形成。容易引起学生之间的矛盾。材

料中班主任安插耳目容易导致学生之间相互怀疑。

②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影响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材料中班

主任安排耳目的行为容易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反感。

③不利于树立教师威信,影响班主任的管理威望和信誉。树立教师威信要求教师

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材料中安插耳目监督学生的

做法不符合。

④不符合新课改的管理理念,不利于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的形成。新课改强调师

生关系应具有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等特点,但材料中班主任的做法是对学生的不

信任,不属于民主管理的方式。

(2)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

①书面资料分析法

书面资料分析法是指班主任在了解班级学生情况时,借助有关班级学生的各种书

第 20 页 共 28 页

面材料,通过查阅书面资料来获取有关学生的信息,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学习、

生活态度、个人爱好、班级基本状况进行间接了解,是班主任初步认识班级和学

生、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最简易的方法。书面资料分析的种类:入学登记表、作业、

日记、答卷、笔记、班级日志、健康检查表、成绩通知单以及记载学生情况的各

种表格。

②观察法

观察法即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出发,用自己的感官去直接了解学生或学生集体现

实表现情况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运用观

察法可以直接了解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言论和行为,为教育、管理班集体提供前

提。

③谈话法

运用谈话法了解研究学生,是指教师通过有目的、巧妙而有说服力地与学生交谈,

对学生进行了解并确定教育方案的方法。

谈话法往往和观察法结合使用,以便更主动更有意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情况,

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念、理想、追求,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班主任在接手一个班

级后,一般都要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普遍谈话。

④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生活环境与各种表

现进行有计划的、全面系统的考察,从而了解学生,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

调查法是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重要方法。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 6 小题,任选 1 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一小题计

分,共 40 分。考生可根据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 为中文与社会,27 为

数学与科学,28 为英语,29 为音乐,30 为体育,31 为美术)

26.【参考答案】

(1)《日月潭》一文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美丽风景。作者

以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名字的来历,以及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

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

第 21 页 共 28 页

景美情浓,那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主要的写作特点

是寓情于景,通过不同时期的景色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2)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可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文

章的语言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结合教学目标,可采用谈话导入的方法:

课程开始后,教师可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

游吗?

请把你们去过的地方指出来与其他同学分享吧。”在同学介绍完自己去过的地方

后,教师可以说:“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

的秀丽风光。”从而导入教学。

【设计意图】这种教学方式轻松有趣,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唤起学生的日

常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程打下基础。

27.【参考答案】

(1)“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础知识:

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认识圆并掌握圆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和思维能力。基本思想:在参与操作、观察、猜想等认识圆的实践中,学会独立

思考,发展合情合理推理和演绎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的基本

思想和思维方式。基本活动经验:学生在动手画圆、折圆、观察圆的过程中认识

圆,获得学习数学的体验和乐趣。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圆,准确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在尝试

画圆的过程中领悟画圆的方法,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把握圆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学生

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逐步形成“数学地思维”。

第 22 页 共 28 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体会圆的神奇及其所包蕴的美学价值。

(3)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同学们从图片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车轮,花坛和水池

等都是圆形的,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知识———认识圆。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将生活与探究性问题结合,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二、教学圆的特征

(一)画一画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纸上画出一个圆?

2.上台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二)折一折

1.请同学们把自己画出的圆剪下了,对折、打开,再对折、打开,依次重复几次,

发现有什么变化,能得到什么规律。

2.结合同学们的观察发现,教师讲解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

3.练习:用彩笔描画出下列圆的半径和直径。

(三)量一量

1.学生在自己的学具圆里用笔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发现了什么。

同时量一量直径,思考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设计意图】问题设疑,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

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8.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三、教师演示,学生练习

1.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如何用圆规快速而准确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首先将圆规的

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为半径;其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

圆心;最后,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2.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得对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

第 23 页 共 28 页

使学生对圆形成系统性认识。通过课堂练习,在巩固学生新知的同时,加深学生

对圆的认识。

四、总结体会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体会,总结圆的相关知识,加深印象。

五、布置作业

发现生活中的圆,下节课分享,同时,利用圆规,以圆为素材,发挥想象,进行

作画。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作业,将圆与生活相结合,通过作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8.【参考答案】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内容,把握短文细节信息,了解南京路的特

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掌握介绍某一地点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写作。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短文,复习与物品有关的词汇,了解南京路的

特点。

②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获得短文大意,把握短文的细节信息;学生

能够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写作要素。

③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了解上海的人文特点,同时乐于向他人介绍自己

的家乡。

(3)教学环节

①导入

教师播放关于上海生活的宣传短片,短片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What did you

see in the video?”“Do you know which city it is?”“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city?”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教学

中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做铺垫。

②读前教师呈现上海著名的景点图片,如东方明珠、外滩、南京路、迪士尼等,

第 24 页 共 28 页

询问学生,“Which one are you interested in?”,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

的观点,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南京路。

【设计意图】以图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喜好,锻炼学生的

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顺利过渡到本课的文本教学。

③读中

a.学生阅读短文,并概括短文大意。

b.引导学生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Where is Nanjing Road?

Is Nanjing Road busy?

What can people buy on Nanjing Road?

Why do people visit Nanjing Road in the evening?

c.表格完成后,学生小组讨论短文中介绍南京路主要包括哪些要素,概括短篇说

明文的写作要素,教师加以补充。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短文获取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

理解文章;通过小组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渗透说明文写

作的相关知识。

④读后

教师呈现当地相关特色建筑和主要风景的图片或视频,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

或最了解的地方,模仿本篇短文,以小组为单位,向小组成员介绍该地点,并提

示学生,聆听他人介绍时,可适当记录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后活动巩固本节课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增进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

29.【参考答案】

(1)歌曲分析

《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2/4 拍,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大调式。六

第 25 页 共 28 页

个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第一、三乐句

基本相同,第二、 四、六乐句基本相同,并且均以“do、re、mi、fa”的级进

式旋律开始,给人深刻的印象,使整个曲调既统一,又有对比。旋律中,音节式

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和弦式进行穿插运用,使曲调流畅、活跃,与第一人称的歌词

相配合,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小红帽》,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要表达

的情绪,明白在生活中要善恶分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

能力。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红帽》,并会用打击乐

器为歌曲伴奏。

(3)教学设计

①出示乐器,带领学生用乐器打击节奏。

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没有把你们难倒。为了奖励你们的出色表现,老

师今天让同学们做一次小小演奏家。老师做指挥家,我们一起给小红帽伴奏,让

她给外婆送糕点去。

大家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木鱼)

师:大家还记得木鱼怎么用吗?跟着老师做敲木鱼的动作。……同学们的记性可

真好!

今天,它还带来了两位朋友,看这一个,对,是碰铃。哪位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

怎么用碰铃?……演示的很好,这里还有一个,是铃鼓。大家一起做打击铃鼓的

动作。

师:这些乐器刚刚从很远的地方来,我们先让它们休息一下,待会儿再和我们一

起玩。

同学们先自己用打击乐器的动作把歌曲再打一遍。

②将学生分组,做敲击打击乐器的动作。

师:现在演奏家要听指挥了,第一组做敲木鱼的动作,第二组做碰铃的动作,第

三组做铃鼓的动作,最后大家一起动作。准备,开始!

③学生按照动作把歌曲打击两遍。

第 26 页 共 28 页

④指挥学生随音乐打击歌曲并重复。

师:今天我们的小演奏家做得非常成功,也成功地帮小红帽把糕点送给了外婆,

大家是最棒的!

【设计意图】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从低段要求掌握的

节奏来看,结构也比较简单,且富有律动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把内容繁多的

音乐知识归纳为简练的内容,把理论变成生动、形象的语言,用“活动的教学”

调动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在各种活动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在乐于

学的高昂情绪中学好节奏,打好节奏基础。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可以发挥

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创作想象力。乐器的直观性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

情。对小乐器的操作应用,使学生了解了各种乐器不同敲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

培养节奏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30.【参考答案】

(1)教学重点:手指与球的接触部位,按拍时随球与迎球的动作。

教学难点:手腕手指按拍球的动作协调。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正确掌握篮球的高运球技术动作。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练习提高学生上下肢力量、奔跑能力,提升综合素

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品质,在学习中感受运动的快乐,

激发学习兴趣,为养成锻炼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3)基本部分教学步骤:

①示范并讲解高运球动作

原地高运球练习

②示范并讲解低运球动作

原地低运球练习

③原地高低运球组合练习

④行进间高低运球组合练习

⑤游戏巩固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第 27 页 共 28 页

错误①运球时用手掌拍球

纠正:教师示范与指导,让学生体验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控球,掌心不接触球

错误②运球动作僵硬

纠正:提示学生思考体验以肩为轴,用上臂带动小臂,用手腕、手指柔和地用力

按拍篮球;引导学生体验随球与迎球的动作

错误③低头运球

纠正:在学生初步学习运球动作后,用提示、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使抬头

31.【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运用泥塑基本技法:揉、搓、捏、压,制作出生活日用

品。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陶泥塑造立体的生活用品,指导学生在常见的

造型上,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新颖奇特的造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了解祖国的陶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体验

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2)教学重点:运用捏、搓、团的方法制作我们生活中常见生活用品。

教学难点:点、线、面的组合,制作生活用品,大胆想象。

(3)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拿两件不同的工艺品:陶瓶、花瓶。并提出问题:你们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从那能看出它们的制作工艺的区别?他们分别是什么材质? 学生回答。

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共同走进陶泥的世界。

二、新授

(一)讲述

1.学生小组交流

说说对陶了解多少。学生分享所了解的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及陶文化。

2.古代陶器艺术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古代陶器艺术,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探讨、分析。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第 28 页 共 28 页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它们都是用泥土做成,都是器物,可以用来盛东西。但它

们的样子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年代久远,说明人们在很久以前就知道怎样利用泥

土来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了。

3.现当代陶文化。

教师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都看到那些陶器作品?学生回答,教师运用媒体出示

现当代彩陶图片,并对彩陶的特点和风格进行介绍。

(二)讲解示范

1.出示课本范作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本上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陶泥作品,学生在小组里一起研究:

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泥塑有多种成型法,看看这些作品都是怎样制

作的?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得出:泥板成型法 、手捏成型法、泥

条成型法、轮制成型法。

2.集体交流并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用哪种成型法进行塑造?哪个同学愿意第一个交流并演示

给大家看看?由两位学生主动分享和演示。学生表现不足的部分和技法,教师进

行一定的示范并讲解:强调造型过程中充分运用点、线、面变化的效果来塑造作

品。

(三)艺术实践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

陶艺作品。期间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评

选择学生制作的有代表性的优秀和不成熟的作品各 2 件,先由学生自己进行介

绍和解说,然后教师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和建议,并给予鼓励。

三、课堂小结

先请两位同学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并建议学生回家后将自

己的所得分享给父母,并试着去发现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常见的陶艺作品,这些

陶艺作品有何特点。

发布于 2023-03-30 08:03:22
收藏
分享
海报
481
上一篇:白银未来十年将翻4(贵金属2023年展望白银有可能翻一番到50美元)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调(史上首次刚刚)
目录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